华体会综合体育投注

周末证券丨华为高调入局 汽车智能化发展加速

时间: 2023-12-11 13:08:54 作者: 智能驾驶域产品

  华为一直对自身的ICT技术充满信心,因此即便分离出车BU也让市场为之一振,毕竟有荣耀和超聚变的成功先例,也有

  本周,受华为成立新公司高调进军汽车智能IT领域的消息,整个汽车板块表现明显优于大盘,特别是与华为新车BU走得最近的长安汽车以及受邀入股的一汽集团各个上市公司,股价表现都十分给力。

  市场人士指出,华为看中的汽车电子、智能驾驶领域是一个巨大产业链的市场,除了华为和一些二三线车企,一线头部品牌车企其实也在暗暗发力,整个汽车产业链因为产值巨大、油电替代市场突出、智能化需求加速等,都将明显受益。因此,未来智能座舱、无人驾驶等细致划分领域值得重点关注。

  汽车整车制造业将随着新能源和智能汽车的发展,以及车辆和零部件国产化,原有的汽车格局将会迎来巨大变革,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或将强者恒强。有行业人士指出,国内需求方面,价格战影响减弱、库存逐步消化,2023下半年国内需求持续回暖。

  出口需求方面,2023年中国车企依靠技术实现产品力提升,突破欧美发达国家市场,并在传统市场实现市占率提升。预计2023年出口销量有望达381万辆,同比增长51%。

  整体来看,预计2023年乘用车销量有望达2278万辆。业绩方面,整车板块利润同比增速均超越收入。兴业证券分析师戴畅指出,其中乘用车三季度利润表现大幅超预期。首先,三季度整车乘用车销量整体表现超预期,规模上的同环比提升带来较强生产端的规模效应;其次,行业价格战的负面影响在第三季度被供应链、渠道分担较多;最后,出口的盈利情况超预期。

  华泰证券分析师宋亭亭指出,在智能化浪潮下,高阶智驾版本和高配智能驾驶车型定价更高,更被购车者偏好,主机厂直接受益于热销带来的现金流和利润的提升;另一方面,具备技术优势的主机厂正在进行技术输出开辟新成长路径,开启了中国技术出海新模式,软件服务或成为车企产生高毛利率收入的开端。

  此外,国内消费升级趋势强化。目前我国中高端车型占比约6%,发达国家经历了汽车消费升级爬坡过程,占比稳定在12%左右,若国内消费升级向美国等发达国家看齐,中高端车型占比仍有1倍增长空间。从整车制造长久来看,随着政策支持延续且优化,乘用车销量有望持续中快速地增长,支撑乘用车销量持续恢复。个股方面,比亚迪、长城汽车、广汽集团、等被普遍看好。

  座舱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汽车发展功能逐步增多、汽车智能化的不断演变,座舱也由电子化向智能化发展。华安证券分析师胡杨指出,智能座舱在今天汽车智能化趋势下逐渐重要,一方面是由于智能座舱能够给用户更好的提供个性化体验的成就感,另一方面由于无人驾驶技术门槛之高仍需时间解决,绝大多数车企尚无法以其为核心卖点,智能座舱进而成为当前打出产品差异化的最好切入点。

  有行业人士指出,智能座舱实现难度低,易被消费者感知将率先实现商用落地和商业模式开发,成为近期市场关注重点。长期而言,智能座舱赛道的成长性将不再依赖于基础功能渗透率的提升,而需着眼于可打造差异化体验的新型智能应用,带动单车价值量的增长。

  “智能座舱作为科技感最强的消费单元,增长空间持续打开。”方正证券分析师王玉表示,汽车产品的变革本质上是追求“人的解放”,汽车定位转向更舒适更便捷的“第三生活空间”,终端消费者倾向于科技感知强的智能化产品。而智能座舱作为汽车中消费者感知最强的单元,市场发展迅速。座舱域控制器、中控屏幕、液晶仪表、HUD、电子后视镜等多个子领域不断智能化升级,增量空间显著。2025年预计我国整体市场规模可达1030亿元,5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为12.7%,全球预计5年复合增长率为9.63%。

  建议投资者关注智能座舱领域内黑科技供应链,包括AR-HUD、光场屏、、车载天幕等供应商。核心标的有华阳集团、德赛西威、联创电子、水晶光电、欧菲光、光峰科技等。

  消息面上,华为提出计划12月实现城市智驾NCA开通至全国,特斯拉FSD计划加速进入中国市场,两大巨头智驾方案加速落地触发“鲶鱼”效应,各大车企也竞相加速高阶智驾方案落地。

  分析师王玉指出,伴随着城市NOA的应用加速,L3及以上级别无人驾驶制度的不断落地,高阶辅助驾驶正逐渐走向标配。得益于硬件平台和软件算法逐步成熟,无人驾驶下半场来临,商用车无人驾驶率先进入商业化运营阶段。智驾感知层、决策层、执行层长期增长空间已然开启,带动车载感知、定位、决策、汽车软件、域通讯、线控底盘等领域的投资机会。

  城市NOA即将步入规模量产期,受限于高精地图本身覆盖度、成本和更新频次等问题,“轻地图重感知”无人驾驶方案成为众多车企主流选择,“重感知”技术路线驱动下,激光雷达、高像素车载摄像头、4D毫米波雷达等传感器快速上车应用。

  东吴证券分析师陈睿彬指出,车载摄像头领域看,无人驾驶升级推动车载摄像头单车装载量逐步提升,同时为满足更高等级无人驾驶需求,车载摄像头像素提升带动车载摄像头价值量;方面,在无人驾驶等级提升加速趋势下,成为各大高阶智驾方案主流选择,当前伴随高阶智驾方案车型逐步规模化量产迎来放量机遇。

  建议关注感知层硬件激光雷达产业链公司、蓝特光学、凤凰光学、永新光学、炬光科技、长光华芯、高伟电子,车载摄像头产业链公司舜宇光学、、、韦尔股份、思特威、格科微,连接器公司电连技术、永贵电器、意华股份、徕木股份。

上一篇:智能座舱体系丨深圳市航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承认申报2022金辑奖·中国汽车新供应链百强

下一篇:软通动力:公司自主研制的智能座舱中控双联屏、驾驭辅佐、车载文娱等才能可适配市场上大部分轿车操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