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3-12-28 13:25:56 作者: 华体会综合体育投注
智能座舱伴随着智能汽车产生,整合了液晶仪表、信息娱乐系统、HUD、流媒体后视镜等多种电子部件的复杂系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多屏互动以及语音识别、手势识别等多模态人机交互,并将融入OTA技术、云端智能等功能的座舱,是人车关系从工具向伙伴演进的重要纽带和关键节点。2021年后受疫情影响,部分中高端智能座舱车型销售没有到达预期,同时,受部分新能源车型的智能座舱产品逐步实现前装配套等多重因素影响,智能座舱后装市场业务在近两年内受到较大影响,行业增速放缓,2022年全球和中国智能座舱市场规模分别为325亿美元和123亿美元,2026年全球智能座舱市场规模能够达到44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1.3%,中国智能座舱市场能够达到18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4.2%。交付量而言,2022年中国市场乘用车搭载智能数字座舱前装标配交付795.05万辆,较2021年增长40.6%,前装搭载率为39.9%。高阶智能座舱方面,2022年座舱域控制器搭载量交付172.7万台,前装标配搭载率为21.72%。
就我国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市场规模走势而言,随着汽车智能化和电动化趋势持续演进,域控渗透率持续走高,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我国座舱域控制器渗透率从2020年的2.63%增长至2022年的8.28%,市场规模从50.2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165亿元左右,预计随产品向中低端端市场持续,2025年渗透率可达25%。细分汽车价格的范围来看,智能座舱域控制器目前在30-35万价格的范围的渗透率最高,2022年达34%,较2020年的5%提升明显,过去渗透率较高主要为45-50万高端车型,随着发展降本趋势推进,中端渗透率推进。
智能座舱供应商前装市场格局松散,中外企业互相抗衡。目前我国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市场仍较分散。德赛西威市场分额占比最高,达到10.86%;其次是东软睿驰,占比为10.32%;延锋伟世通、佛吉亚、哈曼占比分别达7.84%、6.68%、6.18%,市场集中度尚且较低。操作系统格局而言,2021年QNX市占率达到43%,已应用在包括宝马、奥迪、奔驰等超过40个品牌,全球使用了QNX的汽车超1.75亿辆;Linux(含Android)Linux版本丰富,21年市占率35%;WinCE当前市占率8%。
华经产业研究院研究团队使用桌面研究与定量调查、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客观的剖析智能座舱行业发展的总体市场容量、产业链、竞争格局、经营特性、盈利能力和商业模式等。科学使用SCP模型、SWOT、PEST、回归分析、SPACE矩阵等研究模型与方法综合分析智能座舱行业市场环境、产业政策、竞争格局、技术革新、市场风险、行业壁垒、机遇以及挑战等相关因素。根据智能座舱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精心研究编制《2023-2029年中国智能座舱行业市场深度评估及投资策略咨询报告》,为企业、科研、投资机构等单位投资决策、战略规划、产业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华经情报网隶属于华经产业研究院,专注大中华区产业经济情报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传统及新兴行业研究、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市场调查与研究、专题报告、定制报告等。涵盖文化体育、物流旅游、健康养老、生物医药、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汽车电子等领域,还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费、新金融、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兴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