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将发展“控制器”牢牢握在自己手中!华联电子发力科学技术创新

时间: 2024-06-18 20:29:30 作者: 华体会综合体育娱乐

  与经济特区发展同频共振,华联电子慢慢成长为国内最具规模的智能控制器和光电子器件厂商之一,曾研发出国内第一款家用空调的智能控制器,拥有百余项专利技术。

  近年来,华联电子聚焦新能源汽车电子和工业控制等领域,通过持续研发和产品迭代,推出了对标国际顶级品牌的车规级超高压光耦,填补了国内空白。

  坚持以产学研协作为抓手,发力科学技术创新,锚定未来技术,强化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使得华联电子将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的“控制器”牢牢握在自己手中。

  固晶、检验、烧结、焊线、检验、点胶……技术人员身着无尘服,在自动化生产设备前熟练操作,十余道工序有条不紊地进行。这里生产的,是如今市场上炙手可热的高端光耦器件产品。

  光耦,全称光电耦合器,是以光为媒介传输电信号的转换器件。仅指甲盖大小的高端光耦具有抗干扰能力强、安全耐压高、信号传输能量较高等优点,既能在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包里充当“安全卫士”,进行动力电池的绝缘隔离检测,避免漏电发生;还可以在储能能源柜的电池管理系统控制板上充当“前线哨兵”,进行电压监控,为系统管理提供决策数据。

  “随着近年来光耦器件在工业、汽车电子等应用中逐渐成熟,国内市场需求不断攀升,特别在对安全性要求比较高的新能源、光伏、风电以及医疗设施等领域备受青睐。”华联电子总工程师陈虢说。

  看好这一产品的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企业加速布局高端光耦技术,抢占新赛道。去年9月,在华联电子(翔安)工业园区竣工仪式上,华联电子自主研发满足车规级要求的超高压光耦首次发布。该产品进一步提升安全性,降低功耗和缩小终端产品的尺寸,有效实现了国产替代,填补了国内空白

  “面对新的市场需求和技术革新,企业在夯实智能控制家电业务产品线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新能源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应用领域,聚焦高端市场。”陈虢说。目前,华联电子已与多家新能源行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开展合作,车规级超高压光耦实现出货量超百万颗,国产品牌销量第一。

  不断解锁新技术,在新赛道上加速驰骋,得益于华联电子在产学研融合领域的深度探索

  “比如,在新能源储能领域,电池包怎么样保持温度平衡,延长电池使用寿命的同时减少相关成本,就面临不少技术难题。”陈虢说。

  用于储能热管理的变频器一般会用大容值电解电容,但其成本高、重量重、体积大、常规使用的寿命短。华联电子携手在相关领域拥有国际前沿科研成果的华中科技大学,共同开展项目攻关,并将技术成果应用到新能源储能热管理,解决了困扰市场的实际问题。

  企业与华中科技大学合作的“永磁同步电机驱动器研发”项目以小容值薄膜电容代替大容值电解电容,通过加快开关频率和采用拍频抑制算法,在保证控制性能的情况下,减少相关成本、减轻重量、增强使用寿命。

  如今,永磁同步电机驱动器研发项目的科研成果不仅被用于新能源储能热管理,在暖通空调、空气净化、二次供水等不相同的领域也广泛应用。

  2019年,华联电子参与的“高光效长寿命半导体照明关键技术与产业化”项目攻克了光电转化效率低、寿命短的半导体照明产品短板,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在“2022年度厦门科技奖”中,华联电子联合厦门大学等多家单位的“高品质芯片级封装LED关键研发技术及产业化应用”获得三等奖……2021年,厦门华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揭牌,强化与外部高校、研究机构、行业联盟等的交流合作,以项目产业化落地量产为目标,培育10亿级未来产业。

  目前,华联电子已与厦门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建立了长期合作,通过项目带动,开展前瞻技术和关键技术探讨研究,让创新和市场、科研和产业更好联结。

  走进华联电子(翔安)工业园区SMT(表面贴装技术)车间,一台台自动化生产设备整齐排列,18条生产线火力全开。在其中一条产线上能够正常的看到,仅用数十秒的时间,智能马桶控制器产品就完成了锡膏印刷、SPI检测、高速贴片、回流焊等表面贴装加工的多道工序。

  “我们的SMT全自动生产线小时不间断生产,放料后,机器基于图像识别自动点数操作,实现无人工操作,也减少放错料带来的材料和时间损失。”华联电子总裁助理兼制造中心总监廖李强说。

  智能制造之路,华联电子起步早,且持续耕耘。早在1999年,企业便开始自主规划建设智造一体化管理系统(HIMS),此后分阶段逐步完善智能化体系,满足电子科技类产品制造多品种小批量定制化生产需求。

  多年来,华联电子运用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生产经营和制造管理模式变革,打造智能工厂,成为我省唯一被列入国家发改委“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示范企业,也是国家工信部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示范企业。

  在激烈的市场之间的竞争中,以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提质增效,成为华联电子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重要着力点与增长点。

  去年竣工投产的华联电子(翔安)工业园区布局了自主开发的智造一体化管理系统,全新打造了国内一流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生产线,逐步提升了企业的智能化水平。依托园区平台,企业的规模产业化能力能提高50%,达产后产值达到30亿元。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上一篇:空调控制板生产厂商推荐-土巴兔装修大学

下一篇:海信空调走入27个年头 将持续为广大新老用户提供“深呼吸”好空气